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为“四化”做贡献

完善基层体制机制 为乡镇治理蓄势赋能注力提效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乡镇(街道)人手不足、权小责大和市县乡协同不畅等突出问题,六盘水市委编办以强化机构编制保障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资源、力量、职责下沉,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一、坚持扩权赋能和减负增效相结合,推动实现市县乡三级协同作战。针对一些乡镇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市委编办结合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下发了《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责任分解表》,明确市级部门责任。同时,指导区市编制《乡镇(街道)与市(特区、区)直部门机构职责对应清单》《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全面梳理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共同承担的事项,明确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厘清了乡镇(街道)与县直部门职责边界,逐项制定工作流程,完善了乡镇(街道)机构内部、乡镇(街道)机构与县直部门“一对多”“多对一”的制度机制,理顺了工作对接、请示汇报和沟通衔接关系,减少面向乡镇(街道)的工作报表、责任状、示范创建、考核评比和“一票否决”等事项,形成了“照单履职、责任清晰、密切协同”的组织架构。

二、坚持机构职能优化与高质量落实相结合,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履职提质增效。当前,乡镇(街道)常面临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摊派任务、推脱责任的问题,市委编办着力推进完善机构职能职责优化,在结合外省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指导区市编制《乡镇(街道)“属地管理”清单》,围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逐项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依据,切实做到照清单找任务、照任务找法条、照法条找规章,具体明确县乡两级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提高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和“统筹权”,推动乡镇(街道)协同高效履职。

三、坚持编制下沉与系统支持相结合,有力化解乡镇(街道)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基层治理点多面广、任务繁重,针对乡镇(街道)人少事多、力量不足等难点,市委编办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服务管理下沉,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的力度。机改期间,市县两级共下沉110名事业编制到乡镇(街道),其中,市级在编制总量少的情况下调剂出47名事业编制下划到乡镇(街道),重点用于乡村振兴任务重、服务人口多、编制总量少的乡镇(街道),同时,指导区市同步下沉63名事业编制到乡镇(街道)。此次机改中,同步精简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385个,精减率30.1%,推动编制资源在层级之间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充实基层人员力量,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利用率。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黔ICP备2020009999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地址: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4号12层大楼5楼 电话: 0858-8328099 邮箱:lpssb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