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为“四化”做贡献

六盘水市“四转变”推动基层治理新局面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乡镇和街道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试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两项工作开展以来,六盘水市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以“四转变”持续推动职责边界明晰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权责运行规范化,逐步形成基层治理新局面。

一、组织架构更加优化,机构编制从“七站八所”向“扁平高效”转变。改革前,乡镇街道机构设置较多,机构设置没有与县级相对应,管理权限存在难以划分、交叉重叠、推诿扯皮等问题,一些基层工作难以落地。改革后,相关乡镇街道按照“6+7+1”设置机构,即省机构设置参考目录设置乡镇街道党政机构5个、事业单位6个;并结合地区工作需要,在参考目录外设置乡村振兴办公室、工业和环保服务中心,采取挂牌方式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等,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四新”“四化”、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工作。通过改革,基层组织架构更加合理,盘州市累计减少机构132个,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减少机构6个,减幅达到30%以上;郎岱镇事业单位减少7个、减幅33%。

二、权责体系更加明晰,乡镇职权从“有责无权”向“权责相称”转变。改革前,乡镇街道管理权限不够、权责不对等、属地职责不清、上级“责任甩锅”等问题突出。改革后,通过编制赋权清单、权责清单、职责清单、街道哨单四张清单,实施职责准入制度,规范派驻机构属地管理等,进一步理顺乡镇街道、派驻机构等权责关系,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基层的事情基层办、基层的权力给基层,有效解决乡镇街道履职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通过改革,基层权利运行更加高效,六枝特区、盘州市各锁定乡镇承担的权责事项87项、街道26项,并逐一明确权力名称、类型、依据以及责任事项、承办机构、追责对象范围等

三、审批服务更加高效,事项办理从“多头受理”向“一窗通办”转变。改革前,有的部门或派驻机构在政务大厅外设置办事分厅或窗口,导致企业群众办事多部门来回跑、受理标准不统一、业务办理效率低等问题突出。改革后,通过整合审批服务职责,统一组建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完善适应乡镇街道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推进办事流程简化和服务方式创新,集中办理民政、社保、宅基地审批、婚姻登记等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科学设置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窗口”,探索“一窗通办、一人多岗”政务服务新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跑一窗、只跑一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改革,市场活力释放更加有力,盘州市注册企业数从改革前的2020年16774家增加到现在的21768家、增长30%,城镇化率从39.19%提升到49.91%、提升10.7个百分点;柏果镇市场主体从2020年4740家增加到现在的6059家、增长28%。

四、综合执法更加协同,基层治理从“力量分散”向“集中统一”转变。改革前,乡镇没有设置综合执法机构,乡镇执法职责分散在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存在执法力量分散、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权限不明、看得见管不着等问题。改革后,通整合乡镇现有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核定相应人员编制;,街道与县级职能部门建立“执法吹哨机制”,通过“吹哨”方式呼叫县级职能部门开展执法;制定制度明确乡镇执法主体、框定执法权限、规范执法执行、加强执法协同、严格执法监督等事项。推动执法力量的下沉、执法权力的集中、执法队伍的整合,以一支队伍集中统一执法,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力量分散等问题,基层执法效能不断提升。通过改革,基层行政执法更加规范,盘州市21个乡镇综合执法机构共核定执法编制167名,平均每个乡镇8名,最高的柏果镇达20名、最低的乡镇保证5名郎岱镇结合工作需要和实际承接能力,第一批承接县级行政管理事项41项,盘州市柏果镇承接119项、其余20个乡镇各承接34项。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黔ICP备2020009999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地址: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4号12层大楼5楼 电话: 0858-8328099 邮箱:lpssb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