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为“四化”做贡献

“改革”赋能“精简”增效 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乡(镇、街道)是行政管理的神经末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面临着看得见的没权管,有权管的看不见的困境。为此,盘州市以乡镇和街道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试点改革为抓手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主线,以放权、赋能、减负、增效为核心,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更好服务群众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一、聚焦党建统领,构建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统领全局、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一是夯实主体地位。建立《盘州市职能部门派驻乡(镇、街道)机构属地管理办法(试行)》,增强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考核监督、干部管理、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权,强化了基层话语权。二是单设党建机构。整合全面从严治党、组织、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职责,组建基层党建工作办公室,突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抓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作用。

二、聚焦简约精干,构建大部门制的组织体系。坚持顶层设计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推动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上来。一是优化机构设置。27个乡(镇、街道)均设置党政机构6个、事业机构7个,实行综合设置和扁平化管理,机构减少132个、减幅达25.7%二是推动编制资源下沉。撤销应急服务中心、水务服务中心等派驻机构,收回原派驻机构事业编制495名,按人口、国土面积、一般财政收入占比分配到各乡(镇、街道)。三是理顺与部门关系。健全乡(镇、街道)机构一对多”“多对一工作机制,构建大党建、大民生、大综治、大农业、大执法工作格局;强化事业单位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建立乡(镇、街道)机构职责对应清单,理顺与市直部门的工作对接和沟通衔接关系,实现了精简高效。

三、聚焦协同高效,构建“下沉一线”的审批服务执法体系。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推动审批服务下沉、执法力量下沉。一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推动27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530个村居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整合归并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梳理公布乡镇进驻事项清单199项、街道进驻事项清单197项,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二是组建综合执法机构。整合乡镇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在21个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乡镇名义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建立《盘州市“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方案》,6个街道不设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各街道、各职能部门协商建立执法吹哨清单,街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执法事项,通过“吹哨”方式呼叫县级职能部门开展执法。

四、聚焦服务保障,构建明责赋能的支撑体系。针对基层责大权小”“人少事多等问题,积极推进赋权扩能,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一是精准明晰赋权。在省政府已公布的《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行政管理权限指导目录》内选择下放和承接的事项,形成《盘州市赋予经济发达镇部分县级行政管理权限目录》(119项)《盘州市赋予乡镇部分县级行政管理权限目录》(34项),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逐一明确实施主体、权力类型、依据等,进一步明晰权责事项。二是科学规范定责。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建立《盘州市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明确清单之外,未经上级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不得将自身权责事项交由乡(镇、街道)承担,让乡(镇、街道)把更多精力放在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上来。是编制优先保障。制定《盘州市乡(镇、街道)空编补员计划方案》,对现有空编缺员的乡(镇、街道)2年内补齐人员,充实加强乡(镇、街道)工作力量,保障基层一线的战斗力,破解基层用人瓶颈。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黔ICP备2020009999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地址: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4号12层大楼5楼 电话: 0858-8328099 邮箱:lpssb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