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为“四化”做贡献

六盘水市“六调六变”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规范机构设置为契机,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度调整和变革,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持。

一、调整管理机构数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六盘水市4个区市原有开发区管理机构12个,园区分散导致了资源分散、资金分散、人员分散、管理分散等问题,各园区“单打独斗”,“小散弱”问题较为突出,开发区之间还存在相互争资金项目、争企业入驻、争保障要素的现象。今年以来,全市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对区位邻近、产业趋同、功能类似的开发区管理机构进行整合,管理机构从12个大幅精简到8个,减少33%。六枝特区推行“一区三园”改革,实行园区整合、机构整合、班子整合、人员整合、编制整合、财政整合,将木岗、路喜、岩脚3个产业园区成建制划入六枝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整合为1个,县级职数精简36%,由六枝经济开发区对“一区三园”的规划、开发、建设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开发区组织架构明显优化,管理体制明显改进,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发展成效明显增强。

二、调整园区功能定位,变“遍地撒网”为“主攻工业”。全市开发区一度没有成熟稳定、精准明确的产业规划,不同程度存在职能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清晰、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聚集程度较低等问题,招商引资存在“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和“装进篮子都是菜”的情况。今年以来,全市重新制定各开发区管理机构“三定”规定,突出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主要职责,推动开发区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各开发区结合实际对首位产业再定位、再聚焦,进一步明晰首位产业,六枝开发区主攻预拌混凝土生产、固废回收利用墙体材料、有机玻璃等新型材料,红果开发区主攻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盘北开发区主攻煤化工+特色化工的现代化工,水城开发区主攻铝及铝加工、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等基础材料。各开发区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各显神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日益成为“工业大突破”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

三、调整社会事务主责,变“大包大揽”为“主抓经济”。过去一些开发区追求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口设立工作机构,“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明显;很多开发区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管社会事务,对规划区域内一些不该承担的事项大包大揽,社会稳定、征地拆迁、地企矛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市场监管等工作牵扯了大量精力。今年以来,全市由开发区所在地县级政府负责,对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进行有序剥离,按属地原则交由当地政府承担,“减负松绑”确保开发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同时,对开发区职能机构、事业单位进行调整,围绕打造“大经济、大招商、大建设、大服务”体系,对机构实行精干设置、扁平化管理,精简综合事务部门,强化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协调服务机构,推动管理机构“去机关化”“去行政化”,为开发区一门心思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调整领导兼职方式,变“多层管理”为“集约高效”。此前六盘水市所有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均由所在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兼两职”有利于管人管事相统一和对本地工作整体规划、统一推进、优化产业布局,但党政主要领导精力有限,投入开发区的精力相对较少,“兼两职”相应增加了管理层级,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开发区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今年以来,全市结合各开发区实际,对党政主要领导兼职方式进行调整,5个省级开发区实行党工委书记由所在区市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不再兼任的“兼一职”,2个市级园区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均“不兼职”,既加强党的领导,又精简管理层级,提升了开发区决策自主权,强化了领导干部责任担当。

五、调整机关编制类型,变“以人就编”为“人编匹配”。由于行政编制调剂困难,六盘水市一些开发区成立之时管理机构使用事业编制,选派到开发区机关工作的优秀干部“身份待遇保持不变”。随着公务用车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等制度的实施,使用事业编制的开发区机关干部很多待遇实际上已经无法保持不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全市统一明确“开发区机关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按照市级编制1.5:1、县级编制1:1的比例,将此前使用事业编制的4个开发区机关59名事业编制置换为54名行政编制,同步核定职级公务员职数,解决了开发区机关编制类型、干部身份待遇等遗留问题,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开发区发展动力。

六、调整审批管理权限,变“权责不匹”为“放权赋能”。机构编制方面,此前使用市级编制的红果、水城2个开发区所有机构编制事项,以及其他开发区科级机构设置调整等事项,均要到市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办理,周期长、路途远。今年以来,全市对开发区机构编制事项实行“委托管理”,科级机构限额内调整、用编计划审批、人员上编下编、编制结构正向调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等权限,委托所在区市办理、报市级备案。行政审批方面,目前各开发区没有行政审批和执法权限,园区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二传手”“代办员”,办事效率较低,达不到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的要求。今年以来,全市对市级部门向开发区下放行政权力进行调研,各开发区提出下放行政权力191项,其中行政许可35项、行政确认3项、行政处罚95项、行政检查12项、行政强制4项、行政征收3项、其他39项。目前,权力下放清单正在按程序报审,下一步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开发区需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以依法授权或委托方式,集中向具备条件的开发区下放项目、用地、规划等审批权限,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黔ICP备2020009999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地址: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4号12层大楼5楼 电话: 0858-8328099 邮箱:lpssb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