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编制使用效率,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促进乡村振兴。六盘水市在摸清各级财政负担、干部队伍建设、未来自然减员三类底数以及预留已批用编计划、未配科级职数、特殊专业人才、系统特招人员四类编制的基础上。明确八个渠道推动乡镇补员,确保在2年内补齐全市92个乡镇街道及各区市部门设在乡镇机构的空编缺员。
一是开展常态化招考。坚持把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作为乡镇街道补充人员的主渠道,通过增加乡镇招考编制保障计划,大力加强公职人员队伍源头建设,增加基层一线人员力量,着力缓解乡镇街道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不足的矛盾。
二是保障政策性安置。针对有空余编制的乡镇街道,协同组织、人社、退役军人等部门,在充分考虑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随调家属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编制对等、专业对口、保障重点”的原则,足额预留乡镇街道政策性安置计划数,保障军转安置等政策性安置补充人员。
三是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人博会”、“数博会”、省外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活动等,引进农业、文旅、教育、卫生、康养、规划、生态、法律等领域人才。在规范编制使用管理的基础上,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主动对接,开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以编制资源的“流动”,带动人才资源的“聚集”,使高层次人才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主阵地”充分施展本领、发挥作用。
四是鼓励毕业生入伍。按照《六盘水市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激励办法(试行)》,采取“带编入伍,退役就业”方式,面向符合兵源征集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补充人员。通过实施带编入伍政策,引导鼓励大批高素质青年返乡应征,再经过部队历练培养,为基层干部队伍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助力乡镇街道发展。
五是面向村干部招聘。乡镇街道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编制,面向优秀村干部招录(招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方面,村干部熟悉当地情况,农村工作能力强,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扩宽村干部“上升通道”,让村干部有奔头、干劲足,让干得好的村干部有地位、有荣誉,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六是吸纳选调生分配。按照“主动服务、优先保障”的原则,全力保障选调生工作招才引智、留才用才等方面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将乡镇每年选调生计划作为审核用编需求的前置优先考
虑,乡镇通过选调生分配补充人员,确保每个乡镇在编制范围内每2年至少新增1名选调生。
七是区域外人员调动。进一步拓宽乡镇街道干部来源渠道,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为基层招才引智提供便利,乡镇街道根据岗位需要,通过从县外选调熟悉乡土民情、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乡镇”干部补充人员,着力破解基层“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问题。
八是推动干部交流。通过选调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县级及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改善基层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转型发展补充懂专业、会转型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源源不断培养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