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持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市委编办以“清、对、立”为主要抓手,助推机构编制核查落地见效。
一、目标任务“清”。六盘水市委编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结果导向,按照《六盘水市第二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以机构清、编制清、职数清、人员清为目标任务。在确保全市机构编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核清机构编制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实际配置情况,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基础,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本次核查共指导全市723家行政机关和3368家事业单位填报《六盘水市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表》《六盘水市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花名册》。完善、修正实名制系统信息数据9980条,新增录入离退休人员信息8200条,录入编外人员信息27907条。
二、关键数据“对”。一是部门自行核对,在核查工作实施阶段要求全市各部门对本单位机构编制数据与机构编制、组织、财政、人社相关文件批复进行核对,若有数据差异,及时更新实名制系统,并作出数据差异说明。二是干部配备情况核对。由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干部配备花名册,市委编办负责对各单位干部配备信息与实名制系统中实有在职人员信息进行比对。三是在职、离退休人员核对。由市财政局、市人社局提供市级各部门(单位)及所属单位工资发放人员名册、参加社保人员名册、发放退休养老金人员名册,市委编办负责对各单位财政供养在职人员数据与实名制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四是编外人员核对。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提供各部门(单位)及所属单位编外人员参加社保数量及姓名,市委编办负责对各单位编外人员信息与实名制系统进行比对。
三、结果应用“立”。一是探索建立数据动态核对长效机制,经与组织、财政、人社数据比对,统计口径不统一是造成实名制系统与相关部门数据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市委编办将探索建立动态核对机制,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核对,力求打破数据壁垒,为干部配备、人员供养等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参考。二是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奖惩机制。此次核查中发现单位对机构编制数据主动更新意识欠缺,导致机构编制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对机构编制动态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市委编办日常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将结合三必查,对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实名制数据维护、更新纳入监督范围,加大监管力度,并建立工作滞后清单台账,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管。三是探索建立人员补充与经济增长衔接机制,经核查,截止2021年10月31日,全市共有在职财政供养人员六万余人,财政人员支出压力较大,市委编办结合当前严控编制总量,财政负担重的因素,结合经济增长速度,在财政负担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补充人员,探索建立人员补充与经济增长衔接机制,使财政供养人员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建立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机制。为进一步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盘活存量、挖潜创新,市委编办将依据本次核查结果,结合《六盘水市机构编制管理评估暂行办法》对部分单位进行评估,进一步解决人员编制管理存在的“空白点”“真空区”进一步加强人员管理、财政管理、编制管理的有机统一,实现机构编制资源有增有减,释放机构编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