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规矩,纠正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六盘水市委编办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制定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将《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县区重要机构编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各单位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等纳入监督检查内容,推进专项监督与日常动态监管相结合、加强预防宣传与畅通外部监督渠道相结合,持续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一、开展自查自纠,排查整改超权限审批。按照中央、省有关文件要求,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管理台账和机构编制问题台账,对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逐一核对,检查是否有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问题;核对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情况,检查是否有超规格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以及自行设置领导职务名称等问题。经自查梳理,六盘水市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超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23个,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造成问题原因,区别情况建立台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整改时限,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目前,2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个。
二、持续跟踪督查,防范超编风险隐患。针对因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规范调整时,对机构进行整合、分设等原因造成超编;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换届选举、组织部门配备领导或职级公务员等因素造成超编;因编制调整后,人员分流难度大,未完全做到“人随编走”;以及各县区存在事业单位整体超编风险、可能形成不稳定因素的问题。在发送《风险提示函》的基础上,适时召开 超编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议,通报总量超编风险分析预判情况,分析可能导致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化解风险的建议措施,明确机构编制底线红线,研究下步解决办法,并将有关情况形成报告报市委编委领导。
三、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落实报备制度。一方面,根据《条例》规定,重点围绕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控制情况、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执行情况,县、乡两级网络实名制系统推广使用情况,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工作,每年对县区至少开展2次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另一方面,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定期检查市县两级单位机构名称、机构设置、人员列编管理等是否规范,跟踪督查掌握县市区各类编制总量、机构数量、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数据变化情况,对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发生变动的,建立健全对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管理台账审核备案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违规操作,杜绝新的问题产生,巩固好消化超编工作成果。
四、强化日常监督,加强实名制管理。一方面,结合年度机构编制年报统计工作,完善实名制系统各项指标数据。对各部门报送的年报数据,分类分项进行全面审核。围绕机构编制数据,按行业系统、编制类型、管理层级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机构编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加大编制挖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数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和跟踪预警,形成线上抽查常态化,建立健全与巡察、审计机构情况通报机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整改反馈等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构编制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